阿里通义千问助力中科院科研创新
AI导读:
多个中科院研究机构已接入阿里通义千问QwQ-32B大模型,用于提升科研效率。国家天文台、青藏高原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等依托通义千问打造专用大模型,推动科研创新和大模型应用落地。
记者今日获悉,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多个中科院研究机构已接入阿里通义千问QwQ-32B大模型,利用最前沿的推理技术提升科研效率。这一举措标志着AI技术在科研领域的深入应用。
此前,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国家天文台成功打造了金乌大模型,专门用于分析、预测太阳耀斑。在X级耀斑的预测上,金乌大模型展现出了惊人的准确性,达到了95%的准确率和100%的真实阳性率。同时,中科院青藏所推出的洛书大模型,则实现了对径流的精准溯源和预测,准确率高达98%(SOTA级别),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各类能源场景。此外,中科院南海所打造的瑶华大模型,能够智能识别珊瑚种类、覆盖率及底质组成,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和健康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义千问大模型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3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包括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地化所等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有力推动了科研创新和大模型应用的落地发展。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