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深化,外资机构PIMCO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机遇。PIMCO执行副总裁表示,中国是其关键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并期待未来更多投资者能从“60/40”投资组合策略中受益。同时,PIMCO正探索不同选择,继续在中国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上海报道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深化,外资机构在中国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品浩(PIMCO)执行副总裁兼亚洲(日本除外)全球财富管理主管Marcio Bogoricin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PIMCO的关键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从投资组合管理角度看,中国一直是其全球宏观分析和评估长期机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务角度看,PIMCO很荣幸能为众多机构和财富管理客户管理投资组合。

  PIMCO是全球主动型固定收益投资领域的巨头,资产管理规模近2万亿美元。由“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创立,后由艾达信接任集团投资总监,管理旗舰产品“收益基金”,截至2025年2月底,该基金年化回报率为6.2%,在晨星多元债券基金零售类别中表现优于97%的同类基金。

  近年来,PIMCO持续深耕中国市场。Bogoricin表示,PIMCO在上海设有外商独资企业,能参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项目,通过旗舰策略支持投资者,如“60/40”投资组合(60%股票、40%债券)。

  随着全球通胀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债券与股票回归负相关性,可实现资产类别互补,进一步分散配置。多资产投资组合有助于平衡回报率和波动性。

“60/40”策略能更好平衡回报率和稳定性

  尽管疫情后“60/40”投资组合策略一度遭遇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但历史上多数时间表现优异。

  Bogoricin分析称,若投资者从1990年起践行“60/40”策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18%(3年周期分析中,仅两个负回报期),仅比股票收益率低0.7%,但波动性和风险降低37%。

  五六年前,中国高净值投资者期望每年获得两位数回报,主要投资于房地产。但近年来形势改变,高质量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达6%左右就具吸引力,预期已重新设定。“60/40”投资组合策略在中国较新,Bogoricin期待未来更多投资者受益。

  去年以来,投资者对全球固定收益和多资产产品需求增加,寻求稳定性和流动性。这对专注于主动型固定收益投资的PIMCO是机遇。PIMCO为中国机构客户管理数十亿美元资产,机构投资者主要关注高质量固定收益资产,今年资金继续流入。

  总体而言,Bogoricin发现,投资者对“60/40”投资组合策略需求大,正成为受欢迎选择,投资者可获得股票上涨空间,同时获得固定收益带来的收入和安全性。

  中国市场蕴含哪些新机遇?

  过去多年,中国投资者大量资金投资于房地产,如今部分资金寻找新去处。

  Bogoricin表示,中国投资者历史上主要有两种投资方式:一是投资房地产,二是银行存款。股市丰富但变化快,对稳定投资者是挑战。

  未来投资将更多元化。Bogoricin认为,中国富有投资者会部分继续投资房地产,更多资金可投资其他领域,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全球资产也成为投资对象。

  中国正逐步过渡到老龄化社会,影响财富管理行业。Bogoricin发现,老龄化市场中,投资者倾向于转向固定收益和平衡投资组合,由对收入和稳定回报需求驱动。PIMCO通过QDLP在中国推出旗舰基金,助力中国投资者挖掘主动固定收益领域机会。

  Bogoricin表示,过去20年,PIMCO一直与中国大型、成熟机构投资者合作,他们考虑将全球资产纳入投资组合,看到该领域持续增长和需求,期待未来继续合作。从财富管理角度看,需为境内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全球资产配置已成为他们投资组合重要部分。

  对粤港澳大湾区,Bogoricin表示,很高兴看到大湾区发展和“跨境理财通”带来的机遇,这为投资境外资产提供宝贵机会,未来会评估参与香港互认基金和“跨境理财通”的可能性。

  展望未来,Bogoricin表示,PIMCO正探索不同选择,在中国战略之一是以良好节奏开展工作、建立稳健团队,评估员工数量需求和产品计划。PIMCO已推出三只QDLP基金,正评估是否推出第四只,会继续思考在中国发展方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