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加速,国泰君安看好并购整合机遇
AI导读:
3月19日,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行业产业链的基石,全球市场格局下,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由日美欧企业主导,我国企业面临产品单一挑战,建议通过并购整合打造平台型企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3月19日,国泰君安发表研究报告称,半导体材料作为半导体行业产业链的基石,与下游半导体行业景气紧密相关,全球市场格局下,国产替代正在加速推进。当前,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由日美欧企业主导,我国企业多以单一产品为主,但未来有望通过并购整合,打造平台型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半导体材料不仅是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支撑,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其产业规模大、细分品类多、技术门槛高,2022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达到727亿美元。其中,晶圆制造材料中硅片占比最高,达到33%,气体、光掩膜版、光刻胶及辅助材料、CMP抛光材料等也占据重要地位。封装材料方面,封装基板、引线框架、键合线等细分品类同样不可或缺。
半导体材料与下游半导体行业景气共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和智能驾驶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材料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我国政府也在持续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半导体产业自主发展与创新,国产化率逐步提升。
然而,全球半导体材料行业仍以日美欧企业为主导,国产替代率低的细分品类将成为未来产业链攻坚的重点。海外企业凭借技术积淀、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我国晶圆制造产能的扩张和本土供应商技术的突破,关键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将加快。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半导体材料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产品单一,借鉴海外龙头的发展路径,建议通过并购整合打造平台型企业。国外半导体材料龙头通过多产品条线与跨应用领域的发展,构建了完备的生态体系。而我国材料企业多在单一品类突破,难以支撑长期发展。因此,通过并购国内外优质标的,可以较快扩充产品线,突破成长天花板。
(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