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19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四川青川毛湾里锰矿普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探获锰矿资源量606.7万吨。锰矿作为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在钢铁工业和锂电池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中国锰矿储量丰富但产量较低,进口量大。锰产业前景广阔但仍需解决锰矿床规模小且品位较低的问题。

3月19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官微发布消息称,四川青川毛湾里锰矿普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探获锰矿资源量高达606.7万吨。这一发现对于提升我国锰矿资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据详细介绍,毛湾里锰矿普查项目在普查区内探获锰矿石推断资源量462.8万吨,同时在与南邻采矿权区之间的空白区估算锰矿石推断资源量143.9万吨,两者合计达到了606.7万吨。这一数字不仅使得该项目成为当前四川单矿区锰矿累计资源量排名第二的项目,更是近十年四川单矿体资源量之首。

项目组在毛湾里仅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就探获了如此丰富的锰矿资源,其单矿体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这一发现解决了困扰川西北锰矿区域研究长达50余年的难题。截至目前,四川省“十四五”期间新增锰矿资源量已达816.62万吨,完成率高达102.08%。

锰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在钢铁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数据,2023年中国锰矿储量为2.61亿吨。然而,尽管储量丰富,中国的锰矿产量却相对较低,进口量较大。2024年,中国锰矿进口量为2928.68万吨,同比减少了6.58%。

面对这一现状,华经产业研究院分析指出,由于中国的钢铁建设需要大量消耗锰矿,国内锰矿消费量一直保持稳定。同时,锰作为锂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的不断扩张,其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也日益广泛。面对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锰产业前景广阔。然而,作为锰矿资源的消耗大国,中国仍需解决锰矿床规模小且品位较低的问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