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多地正加大布局力度,吸引海外游客入境体验中国、传播中国文化。浙江省发布入境旅游跃升计划,目标2030年前实现入境游客数量倍增。专家指出,入境游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仍有拓展空间,政策端已积极行动推动发展。

  入境游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为了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入境体验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多地正加大布局力度,为中外交流贡献力量。

  例如,浙江省通过“浙江发布”微信公众号宣布,为全面提升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助力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布了《浙江省入境旅游“125”跃升计划》,旨在打造“China Travel”浙江样板,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入境游客数量倍增。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指出,地方持续优化入境游政策,为海外游客提供更多便利条件,这有助于增强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促进入境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各地在激活入境游发展潜力上各有侧重:举办国际文化沙龙,介绍入境游政策;推出新方案,提供便捷支付与通信服务;拓展入境客源地,打造特色入境游城市。其中,以本土文化精髓优化产品供给备受关注。

  专家们普遍认为,入境游的发展与本土文化传播相辅相成。本土文化为入境游注入灵魂,赋予产品或路线独特魅力,成为吸引和留住海外游客的关键。游客通过分享经历,将中国文化传播至世界,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高度重视入境游高质量发展。自2023年11月以来,过境免签政策多次扩容,成效显著。据统计,2024年全年入境游客达13190万人次,增长60.8%;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然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指出,我国入境游市场仍有拓展空间,如通关便利化需提升、旅游服务链条国际化不足等。为此,政策端已积极行动,推出多项措施补齐短板,推动入境游发展。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政策落实需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无缝衔接,各地需因地制宜,以差异化奖补措施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入境游开发,提升国际竞争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