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发布《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旨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企业涉外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已经2025年2月21日国务院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新规旨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

  第一条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公民、组织妥善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护其合法权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此规定。

  第二条国务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商务主管部门将加强对公民、组织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指导和服务,其他部门也将按职责分工协同工作。

  各部门将加强协调和信息沟通,共同推进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工作。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工作。

  第四条国务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商务及司法行政部门将及时收集和发布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公众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

  第五条国务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将密切跟踪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变化,开展案例分析,及时发布风险提示,为公众提供预警服务。

  第六条国务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将健全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指导机制,为公民、组织提供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

  第七条鼓励商事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参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为公民、组织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途径,倡导通过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快速解决纠纷。

  司法行政部门将加强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指导。

  第八条鼓励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升涉外服务能力,通过在国外设立执业机构等方式,为公民、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关部门将采取措施,为这些机构加强涉外服务创造条件。

  第九条支持企业设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涉外知识产权相关保险业务,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第十条鼓励商会、行业协会、跨境电商平台等搭建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提供咨询、培训等公益服务。

(来源:界面新闻)

本规定将为企业涉外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提升企业的纠纷处理能力,同时也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组织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