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工智能+消费”成为2025年新提法,商务部提出推动该领域发展。自动驾驶、智能穿戴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开发应用,拓展市场新活力。人工智能赋能首发产品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人工智能+消费”是2025年的一个新提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在1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提出,2025年将推进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并着重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技术厂商对开源技术路线的坚持,拓展“人工智能+消费”应用场景正成为各地挖掘消费潜力、多元拓展市场新活力的重要方向。一个智能消费蓝海正在加速开启。

自动驾驶、智能穿戴、机器人成热门新赛道

“人工智能+”已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更是为市场指明了落地方向。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白润轩指出,AI手机、AI PC等消费电子产品已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新一代语音助手代表人机交互方式的重大革新。

IDC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出货量将增长4%,其中AI PC、AI平板和AI手机总计出货量同比增长20%。这一增长得益于智能手机、AR眼镜、智能玩具等设备普及,以及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智慧家居领域,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等设备功能显著升级。AIGC展现出的语义理解能力,为未来智能语音助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让市场看到“AI+消费”的重要切入点。百度、小米、阿里等科技公司占据智能音箱市场重要地位,纷纷推出AI技术融合产品。

AI耳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耳机功能,实现了语音识别、语音助手、智能翻译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工信部《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支持可穿戴设备在多个领域融合应用。当前,AI眼镜发展处于探索期,多家公司已推出AI智能眼镜新品。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认为,AI眼镜产品持续迭代升级,用户体验将不断强化,最终有望实现对传统眼镜的替代。

白润轩指出,智能驾驶和具身智能处于AI应用第一梯队。2025年,城区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将进入“早期消费者”市场,新车渗透率有望达到10%—15%。

商用机器人行业近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双向驱动。截至2024年底,国内已发布或在研人形机器人接近100家,融资超100亿元。越疆科技、美的集团等公司已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

不过,人形机器人仅是具身智能的形态载体,技术路线分散,缺乏场景应用落地普适性解决方案。目前可在导览、康养服务等领域寻找技术难度小、需求量大的场景开放试点。

人工智能赋能首发产品创新

人工智能为创新注入强大动力,赋能首发产品创新。借助AI技术,企业能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开发更具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首发产品。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其中4亿多人属于中等收入群体,预计未来十几年内这一数字将增至8亿人。随着居民收入提升和消费规模扩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为“人工智能+”行动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

服饰行业,波司登通过建设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构建起AI灵感创作平台,将头样开发周期大幅压缩。运动品牌361°将AI技术融入产品研发体系,助力跑者刷新个人记录。

文化消费也迎来深度业态重构。AI对游戏产业的改造从工具层延伸至内容层,大幅降低开发成本,提升玩家沉浸感。AI原生游戏将逐步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多家文旅企业和旅游平台与Deepseek合作,AI助力商旅文企业发掘地方文化精髓,创作优质文旅宣传材料,推动文旅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转型升级。

头部科技企业通过模型开源与性能优化,加速AI技术向多领域渗透,为首发产品创新提供技术支撑。阿里巴巴开源视频生成模型,支持中文视频生成;腾讯发布AI模型,拓展实时交互场景下首发产品的适用性。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各方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助力经济增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