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整车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AI导读:
AI赋能下,整车企业凭借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正积极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梅赛德斯-奔驰、长安汽车、奇瑞等企业纷纷布局,小鹏汽车已率先将自动驾驶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相结合。高盛预测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市场潜力巨大。
财联社3月19日讯 AI赋能下,凭借日益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整车企业正积极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3月19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向Apptronik投资数千万欧元,利用AI和人形机器人在德国柏林数字工厂园区加速生产网络转型。此前一日,长安汽车公开寻源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供应商,旨在突破核心技术,推动机器人发展,计划于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同日,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透露,奇瑞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集群,其中,奇瑞墨甲机器人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已在马来西亚应用。业内人士指出,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主要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源性和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
例如,小鹏汽车已率先将自动驾驶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相结合,其AI机器人Iron已在工厂投入使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Iron计划于2026年实现L3初阶能力的量产,汽车生产场景将大量应用人形机器人。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家主机厂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包括特斯拉、小米、吉利等知名车企。高盛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全球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尽管汽车企业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想象空间,但业内人士也指出了其中的挑战,如大模型数据积累等。何小鹏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数据门槛远高于汽车,研发投入和强度也更大。车企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旨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在未来智能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