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19日,西南地区及长江上游数字生态环保建设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聚焦区域协同治理、数智融合与数字重庆建设。会上签署了合作协议,并正式揭牌创新基地,旨在推动西南地区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数智化水平提升。

为加速区域生态环保数字化协同,推动共建共享,3月19日,西南地区及长江上游数字生态环保建设研讨会在重庆隆重举行,聚焦区域协同治理、数智融合与数字重庆建设,共谋生态环保数字化转型蓝图,探讨数智技术如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此次会议旨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数智化水平。

会上,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携手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签署了《西南地区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合作协议》。同时,西南地区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基地也在会上正式揭牌,标志着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进入新阶段。

该创新基地由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联合上述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建立,落户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旨在推动西南地区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向“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提升区域流域治理能力,破解跨域协同难题,为长江大保护贡献力量。

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余游指出,基地的核心任务是推动数智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深度应用,探索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路径。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