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支持环保企业出海,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国内环保市场萎缩背景下,环保企业纷纷出海。近日,工信部等部门发布《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助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数年间,国内增量环保市场逐步萎缩,众多环保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如今,环保企业出海已获得官方明确支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四大政策举措,涵盖推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加速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及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其中明确提到,实施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三年提升行动,建立基于环保装备用户评价的优秀装备推荐清单,支持优质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等具体措施。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新兴生产力角度看,环保技术装备向产品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是行业升级的必然趋势。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污染物治理等复杂任务要求环境治理成本更低、运营更稳、资源化效果更佳。对于国外市场,装备产品化和升级对环保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
关键技术攻关受重视
过去,环保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数量多、规模小、门槛低。近年来,虽有一批大型国有环保企业涌现,但行业内卷依然严重。一方面,传统基建市场渐趋饱和,预计2025年生态环境工程类投资占比将降至30%以下;另一方面,技术转化效能不足,高端设备国产化率仍低于50%。
近年来,多份国家顶层文件对环保产业发展寄予厚望。202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预示未来六年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7.0%—8.0%。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等1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领军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化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
此次《意见》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开展“揭榜挂帅”,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瓶颈,实施三年提升行动,围绕高盐废水处理、干式烟气净化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基础零部件、材料药剂等短板,加快成套技术装备研发。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将推进环保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协同攻关,推动环保装备向高效低碳转变,形成差异化、精准化产品供给。
环保龙头企业光大环境表示,《意见》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政策结合将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目前,光大环境已在高盐废水处理等领域取得突破,自主研发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已广泛应用。
官方支持环保企业“出海”
除在国内寻找新市场外,近年来更多环保企业瞄准海外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北控水务在塞尔维亚中标污水处理项目,瀚蓝环境在泰国布局垃圾焚烧项目等。光大环境也向多国输出环保设备和技术。
然而,中国环保企业出海仍处于探索阶段,多为单点项目,大型项目少。因此,《意见》明确支持优质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推动承建国际节能环保项目,扩大技术和设备出口,支持国际科技合作,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薛涛指出,中小企业难以走出国门,达到国际水平的产品更受欢迎。智能化升级技术有助于企业出海,需关注渠道、国别及当地环境。
光大环境表示,“走出去”有助于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未来,将充分利用优势,抢占海外市场,实现高质量输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