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明明:破解有效需求不足,加强宏观政策协同
AI导读: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采访时,就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提出通过供需两端政策增强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意愿,同时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促进经济平稳向好发展。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分化,风险隐患较多,新旧动能转换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有效需求不足难题,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以及宏观政策如何发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8月21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明明认为,当前居民对就业形势和收入的预期下滑,制约了消费能力和意愿。尽管如此,我国资产负债表并未陷入衰退,居民部门仍有巨大消费潜力。
针对宏观政策如何发力,明明建议从供需两端入手,增强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意愿。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量、丰富优化消费品供给、发放补贴及消费券等方式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加快收储推动及落地,以结构性方式向重点行业提供优惠贷款利率,促进流动性传导和经济发展。
此外,明明还指出,应关注外需边际回落对我国出口及制造业的影响。他建议从内需入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的联通,增强抵御外部环境扰动的能力。
在谈到下半年经济增长走势时,明明表示,今年宏观经济增速保持平稳,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与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一致。下半年,在新质生产力逐步培育、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带动下,GDP将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发展将呈现质与量兼具的特征。
对于需求疲弱的根本原因,明明认为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及对未来预期不足上。因此,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需从供需两端政策入手,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量,通过补贴及消费券等方式增强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意愿。
明明还强调,我国消费不足不能仅归因于消费倾向边际递减。目前,服务消费恢复状况好于商品消费,升级品消费好于必需品消费,反映出消费结构和习惯的变化。今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刺激消费,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等,已取得一定成效。
在谈到居民消费能力时,明明指出,我国资产负债表并未陷入衰退。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和消费意愿下滑,源于对就业和收入稳定性和提升性的信心不足。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积极政策提振,特别是新消费形式的出现,居民消费意愿将回暖。
对于资金空转问题,明明认为其本质源于实体需求不足和居民住房贷款减少。他建议加快收储推动及落地,向重点行业提供优惠贷款,促进流动性传导和经济发展。
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上,明明认为二者均为宏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协同配合。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为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的重要性。
最后,明明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应关注外需边际回落风险,从内需入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实现经济平稳向好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