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力求财政精准支出
AI导读:
近年来,地方财政面临收入增速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整等挑战,江西等多省份加速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从多个维度提出务实举措,力求精准使用财政资金,实现财政收支更好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近年来,地方财政面临普遍挑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土地出让收入。同时,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持续扩大,尤其是民生刚性支出稳定增长。为更好平衡财政收支,政府必须过紧日子,多个省份加速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力求精准使用财政资金。
3月18日,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从部门预算、专项资金、公用经费、资金资源资产、项目预算、工程建设、市县预算等多个维度提出务实举措,旨在深入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
该措施强调,清理退出到期和低效无效的部门预算项目,从2025年预算编制起,全面清理退出阶段性、重叠性、一次性支出项目,对绩效不佳的项目坚决退出。
同时,全面清理政务数字化项目,评估系统使用效率,对低效、重复、存在隐患的系统制定处置措施,推动系统集中管理,降低运维成本。
此外,健全项目预算安排挂钩机制,300万元以上项目需有明确文件依据,强化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的挂钩。
措施还要求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统筹,摸清可盘活利用的资源资产情况,分类处置闲置资产,持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严格控制省直党政机关工程建设,2025年设为“省直党政机关大院零工程年”,除必要项目外,暂停工程建设和维修改造。
同时,对市县预算管理提出规范要求,加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确保与人口变化、财政承受能力相匹配,严防超标准建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