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个账改革和药房门诊统筹政策落地,医药零售行业面临挑战。行业增速放缓,利润承压,进入平台期。专家指出需转向深度满足多元健康需求,提出优化存量和创造增量战略。药店应更多转向社区服务,提供全面健康解决方案。数字经济时代,AI与健康解决方案成未来核心。

  中国经济网湖州3月19日讯(记者郭文培)随着个账改革和药房门诊统筹政策的逐步落地,医药零售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俞超在第十届健康商品交易大会(2025西鼎会)上指出,到2030年,药店整体毛利率可能会下降5-10个点。医药零售行业近两年增速放缓,利润承压,行业已进入平台期。

  俞超将医药零售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17年之前为‘跑马圈地’阶段,增速可达双位;2017年至2022年,增速主要由‘处方外流’带来,整体增速约8%;2023年至今,行业进入‘调优’阶段,增速放缓,进入平台期。中康科技副总裁李俊国表示,2024年药品零售市场整体呈现负增长,药品类别仅实现微增长,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李俊国分析,医改政策的深化对市场造成了冲击,但药品零售的供给模式未能与时俱进是根本原因。因此,行业必须转向以深度满足多元健康需求为导向的商品组合优化和服务闭环构建。他提出了‘优化存量’和‘创造增量’两大战略方向,包括加速降低对非创新药医保支付的依赖,精准适配常见疾病和常规治疗的商品供给,并指出创新药、银发健康等潜在增长领域。

  李俊国强调,药品零售市场已进入下半场竞争,核心在于为消费者和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企业应围绕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组合药品和非药品,提供商品优惠、药事服务等针对性服务。中顺洁柔商用业务总监邱瑞指出,药店应更多转向社区服务,如银发经济、社区经济,提供上门送药等医疗服务。

  邱瑞表示,药店需打造优质生态环境,形成健康消费。中顺洁柔已与多家连锁药店合作,通过积分换购等方式吸引、稳定消费者。中康科技数字零售事业部总经理朱海认为,药品交易应回归到个人健康促进,药店需将核心放在服务而非销售上。

  俞超建议,医药零售玩家在提升规模的同时,应专业化药诊服务模式与消费化零售模式并行,严控成本结构和现金流,提升集约度,积极开拓新服务模式,如药师能力培养和提升。针对会员管理,要精准把握患者诉求,匹配健康产品和服务。

  李俊国指出,数字经济时代,药品零售行业迎来转型拐点,AI与健康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核心。中康科技发布了‘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旨在向消费者输出个性化专业服务解决方案,同时优化连锁药店库存与运营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