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港产业合作深化,助力科技创新与经济升级
AI导读:
3月17日,东莞与香港在2025莞港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深化合作,强调东莞工业体系和人口红利为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联合创新研究中心,深化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研究。港资成为东莞第一大外商投资来源,助力经贸合作与经济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迟悦香港报道
3月17日,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在2025莞港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强调,东莞凭借其庞大的工业体系和人口红利,为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助力产业升级。
刘光滨指出,在产业协同领域,香港的科技创新资源与东莞的先进制造能力实现了深度融合。例如,全球智能移动终端领军企业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携手成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针对人工智能影像技术展开联合研发。目前,OPPO旗舰手机Find X8和N5的影像算法正是这一合作的结晶。此外,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在开学仅半年后,已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如梁国熙教授团队在东莞创立的创曦催化科技公司,成功引入其研发的纳米光催化防污技术。
2024年11月5日,香港理工大学与OPPO签署了框架协议,宣布自2025年1月起将原有的联合创新实验室升级为联合创新研究中心。香港理工大学表示,新框架下的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将不仅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的研究,还将拓展至人工智能技术在手机影像各层面的广泛应用。OPPO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支持该中心的研发项目和运作。
刘光滨还提到,在经贸合作方面,东莞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得到了广大港企的大力支持。截至2024年,已有8102家港企选择来莞投资,累计投资金额达487.3亿美元,占全市累计吸收实际外资的近六成。港资已成为东莞第一大外商投资来源,对东莞的开放型经济起到了支柱作用。
截至2024年底,东莞与香港的贸易总额达到1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3.8%。自2023年4月启动以来,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总值已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为超过800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提供服务,涵盖900余种商品。东莞企业借助香港这一国际平台,实现了全球贸易的拓展。
刘光滨表示,东莞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广州和深圳为标杆,为香港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洽谈环节,东莞将安排专人提供“一对一”服务;在审批环节,将继续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建设环节,将在全省率先推出工业项目“完工即投产”模式,将工程建设周期缩短25%。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