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为违规低价团的“重灾区”。一些商家以低价为诱饵,推销质量难以保障的商品。满足老年人旅游新需求,创造新消费,需政府、企业、社区、家庭协同发力。让“诗与远方”远离套路,为银发经济注入活力。

唯有让“诗与远方”远离套路,才能为银发经济注入可持续的活力,保障老年人的消费权益。

“100元桂林游”“1900元出国游”……年近七旬的母亲热衷起县城某旅行社组织的“低价游”,子女劝说无果,母亲总是满载而归,购买大量玉器、银器、保健品,花费远超团费。

全国范围内,“低价游”购物陷阱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成为违规低价团的“重灾区”。商家以“企业赞助”“政府补贴”等诱饵,推销质量难以保障的商品,从中获利。

“低价”二字精准击中老年人心理。虽然子女愿意出钱报高品质旅游团,但老年人舍不得。旅途中,导游和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维权意识弱等特点,诱导消费,多数老年人在群体氛围中不自觉卸下防备。

熟人环境下的团体出行,让“低价游”具备“社交属性”“情绪价值”。子女忙于工作,老年人社交圈萎缩,低价团营造的“集体温暖”便乘虚而入。此外,旅游机构设置限游年龄,普惠性老年旅游产品短缺,“低价游”成为无奈之选。

老龄社会下,老年人精神需求与消费权益保障应得到更多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拓展旅游服务业态,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完善规定便利老年人出游。

满足老年人旅游新需求,创造新消费,需政府、企业、社区、家庭协同发力。建立老年旅游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利用大数据监测低价团广告,严查强制购物等行为。企业开发分层旅游产品,政府引导推出高品质老年专线,社区开设反诈课堂,提升老年人防骗意识。

针对“低价游”问题,需以精细服务匹配需求,严格监管规范市场,温暖关怀填补情感空缺。让“诗与远方”远离套路,才能为银发经济注入可持续活力,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