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出口规模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出海步入新阶段。出海人才成为关注焦点,需求呈现新特点。《2025年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提供精细化策略建议,包括精准定位、文化融合与技术赋能等。人力资源挑战成为关键因素,需精准匹配人才需求,善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

  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中国企业出海已从“贸易出海”到“品牌出海”与“链式出海”,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背后,出海人才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对支撑业务拓展的人才需求也呈现新特点。

  近期发布的《2025年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受市场分布、企业出海阶段等因素影响,出海企业需通过精准定位、灵活调整、文化融合与技术赋能,为全球人才管理提供精细化策略。这一观点为企业出海人才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白皮书》显示,中国制造业海外人才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东南亚地区海外员工人数占比最高,而欧洲则成为出海企业进军高端市场的首选之地。这一数据反映了不同地区对出海企业人才的需求差异。

  从出海阶段来看,出海人才逐渐从传统销售、职能类岗位扩展到生产运营、技术研发等领域。自动驾驶测试专家、工艺工程师、供应链负责人等岗位成为热门。同时,海外人才流动多向发展及灵活用工比重加大,为企业带来了新的人才管理挑战。

  人力资源的挑战成为企业海外展业的关键因素。企业出海需面对设立海外公司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员工迁居成本及雇佣成本。同时,招聘渠道效率不高、高端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也困扰着企业。因此,如何吸引和获取人才成为企业出海的重要议题。

  《白皮书》建议,企业在规划出海人才策略时,需认清自身发展阶段,精准匹配目标市场人才需求;深入了解并接纳不同地区文化习俗和工作方式,平衡管理权以提升全球协同力;善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智能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升效率并优化人才配置;实施“培养+发展”双驱动策略,实现出海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