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至89.8,显示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成为国内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指数上升得益于春节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释放。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的回升不仅是对当前经济政策成效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预示。

 据《人民网》报道,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官网消息,2025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较1月上升0.8点,这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成为国内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其中,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和分区域指数全面上涨。

  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我国明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有活力,中国经济才会持续向好。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是反映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相关指数上升,是中国经济的重大利好消息。这一变化不仅得益于春节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迅速加快,也与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融资支持、创新支持等。这些政策财经聚焦措施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此外,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的上升还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成效。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积极参与这一进程。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查显示,2月份信息传输软件业等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这表明我国从事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发展态势尤其向好,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敏锐感知者,其发展指数的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更是中国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小企业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融资难、融资贵、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是阻碍其高速发展的“拦路虎”。

  为了进一步释放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仍是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并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

  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以税费优惠等手段激励中小企业开展创新项目,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应加快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支持中小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并鼓励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技术资源,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

  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求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其在细分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的回升不仅是对当前经济政策成效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预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各种有力举措,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