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航空公司集体宣战违规票代,发布特别公告,提供购票问题反馈通道,承诺先行垫付差价损失,并追责涉事单位。此举旨在维护旅客权益,打击第三方渠道销售机票中的违规行为。

作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爆发纠纷的重灾区,尽管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旅游出行企业并未出现在《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名单中,但饱受第三方渠道销售机票侵犯旅客权益之苦的航空公司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前后集体发声,向违规票代的种种“骚操作”宣战。此举旨在维护旅客权益,打击机票销售中的违规行为。

主动出击

3月14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率先打响讨伐“黑票代”的第一枪。南航发布《关于维护旅客权益的特别公告》,针对第三方购票渠道中的三类违规情况,开设购票问题反馈通道,承诺先行垫付差价损失,并追责涉事单位。随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此外,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航企纷纷响应,发布内容相似的公告,表明对第三方渠道机票销售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并提供了官方渠道解决问题的途径。

航空公司还公布了详细的操作指引和官方授权合作代理人名单,以便旅客查询和验证机票信息。同时,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也推出了“机票验证”功能,帮助旅客查验机票真实价格。

此次行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统一部署,旨在解决机票销售领域的长期痼疾。航空公司不仅宣布打击违规操作,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引和先行赔付承诺,显示出更大的诚意和操作性。

屡禁不绝

根据航司公告,第三方机票销售中的违规行为包括加价销售、篡改旅客行程、多收机票退改手续费等。这些违规行为损害了旅客权益,也影响了航空公司的声誉。

一位具备机票代理销售资质的旅行社经营者表示,正规代理商通过销售机票获得代理费,但费用不高。一些小规模代理商难以维持运营,便通过违规操作来牟利。例如,利用信息不对称打价格差赚钱,或利用疫情期间机票稀缺资源加价倒卖。

中国民航局曾明确要求航司和OTA平台严格执行运价政策,打击虚假占位和违规操作。然而,这些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航空公司、OTA平台和行业监管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

背后深意

此次航空公司集体打击第三方销售商违规行为,不仅是为了维护旅客权益,也是希望引导旅客更多通过航司直销渠道购买机票。机票直销与代理商的“战争”已持续多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航空公司直销渠道逐渐壮大。

航空公司通过提供价格和配套政策优惠,吸引旅客通过直销渠道购票。同时,航空公司也加强了与OTA平台的合作,实现机票跨平台聚合销售。然而,OTA平台在商旅服务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需要航空公司继续努力提升直销渠道的服务质量。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