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消费乱象,保护消费者权益成焦点
AI导读: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婴儿纸尿裤、女性卫生用品翻新等消费乱象,不法商家手段隐蔽,制造信息差欺骗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信心,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为提振消费、发展经济夯实根基。
2025年3月15日晚,备受瞩目的央视“3·15”晚会如期举行,主题为“共铸诚信提振消费”。晚会曝光了婴儿纸尿裤和女性卫生用品翻新、维修平台乱收费、保水虾仁、“电子签”高利贷、非标电线电缆等乱象,这些案例与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事关生命安全,令人震惊。
今年“3·15”晚会揭示的不法商家手段更加隐蔽,通过制造“信息差”欺骗消费者。例如,梁山希希纸制品公司与销售商签订貌似合法的协议,实则对劣质商品流向心知肚明;而“电子签”则线上线下两幅面孔,线上合法协议只是幌子,线下收取高额利息和服务费。这些高科技手段抓取个人隐私信息售卖的行为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面对如此悬殊的信息差,监管不到位将让消费者成为受害者。消费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不法商家的行为不仅伤害消费者权益,也损害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增加监管和维权成本,破坏行业生态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内在要求,更是提振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提升消费信心,激活内需,是必答题。释放14亿人的消费潜力,需筑牢权益保护堤坝。“3·15”晚会后,涉事商家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迅速行动,展开调查。但修复消费信心,还需揭破不法商家的“科技与狠活”,消弭信息差,让消费环节更加透明。
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公平、公正、诚信的消费环境,是持久战。从“3·15”集中曝光到“365”全天守护,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事前监管,完善法律,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企业应诚信经营,用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消费者应理性消费,合法维权。让合法经营者受益,不法商家寸步难行,让“3·15”的曝光变为“365”的安心,为提振消费、发展经济夯实根基。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