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动驾驶条例实施,推动自动驾驶大规模应用
AI导读:
近日,北京市区首次开放火车站场景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出租车驶进三环内的北京南站。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即将正式实施,标志着自动驾驶从试验阶段向大规模应用推进了一步。政策松绑,多家车企拿到了L3级道路测试牌照,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
近日,北京市区首次开放火车站场景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驶进三环内的北京南站,在南站与北京亦庄之间接驳。这一举动标志着自动驾驶从试验阶段向大规模应用又推进了一步,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正加速。
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即将正式实施。《条例》具有重大意义,首次针对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及更高级别的个人乘用车自动驾驶上路通行制定了详细规范,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将融合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行人、其他车辆以及云端服务器的智能交互和协同,提高行车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个人乘用车
记者注意到,《条例》指出,本市支持开展下列场景的自动驾驶汽车创新应用活动,验证新技术、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改善驾驶和乘车体验,提升出行便利和行车安全水平:个人乘用车出行;除校车业务以外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汽车租赁等客运服务,除危险货物运输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摆渡接驳、环卫清扫、治安巡逻等城市运行保障;国家和本市支持开展的其他应用场景。
相关部门将根据本市道路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分阶段、按区域开放重点应用场景,确定相关应用场景车辆的总量,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关场景落地计划。
《条例》的出台,意味着国内首次针对L3级及以上级别的个人乘用车自动驾驶上路通行做出具体规定,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通常来说,L1、L2和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最大区别在于驾驶员在车辆行驶中的职责差异。L3级自动驾驶意味着汽车可以在特定路况如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上,实现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此外,《条例》坚持“发展”和“安全”两手抓,既兼顾当前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的需求,也为未来留出空间,重点在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路通行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有业内人士指出,《条例》不仅标志着北京在自动驾驶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更预示着该技术将在首都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目前,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全面开展4.0阶段的建设,加快推动包含“五站两场”在内的更多机场、火车站往返城区接驳场景。政策松绑,多家车企拿到了L3级道路测试牌照,并且对“L3量产元年”已有了明确的商业刻度。
法律体系、试点推进仍需完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但其大规模商业化与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今年全国两会上,自动驾驶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自动驾驶方面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
雷军、何小鹏等全国人大代表,都提出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以及完善自动驾驶法规与标准等建议。雷军指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处于全球并跑阶段,但在自动驾驶功能量产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测试试点时空范围开放力度不足、量产预期时间不明确、缺乏专属保险、安全宣传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代表们从法律体系完善、标准制定、试点推进、保险配套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建议,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