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2025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发布,指出全球旅游业恢复稳健,我国旅游市场亮点纷呈。自驾游市场快速增长,反向旅游和平替旅游趋势显著。免签政策推动外国人来华旅游升温,中西部城市受关注。

  2024年,在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全球旅游业恢复稳健。在国内居民消费提振、入境旅游发展政策推动下,我国旅游市场亮点纷呈。

  2025年3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4~202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对旅游市场进行总结与展望。

  绿皮书指出,2025年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抓住法定假日延长机遇,发挥大型活动牵引作用,利用免签政策促进入境游。

  旅游消费“多点开花”

  绿皮书总报告撰稿人指出,2024年城市目的地仍是旅游消费重要市场。品牌建设、深度体验、私家定制、反向旅游和平替旅游成为城市旅游休闲消费新方式。自驾游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自驾游出行规模超46亿人次,占比达78%以上。

  反向旅游和平替旅游趋势显著,小众城市旅游订单增长迅速。这一变化反映旅游消费观念转变,性价比和有效需求成为首要考量。

  免签政策推动外国人来华旅游升温,“中国游”成海外社交媒体热词。中西部城市受外国游客关注,入境旅游将在2025年实现更高水平恢复。

  提升供给侧质量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关键阶段。应转变观念,将旅游视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手段,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

  绿皮书指出,各旅游目的地应抓住“流量风口”,精准对接需求,提供即时价值供给。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成为重要旅游推广渠道,个性化文旅IP打造和地方配套产业发展需紧密结合。

  例如,甘肃天水凭特色麻辣烫视频走红,强化品牌建设入选全国“黑马”旅游目的地。怀化理发师短视频走红带动当地旅游消费超2000万元。

  各地应出台支持政策,推动旅游业与新质生产力结合,通过产品创新创造全新体验,提升国际竞争力。

  绿皮书撰稿人指出,旅游业本质是体验经济,数字化科技改造可增强沉浸感和体验感,提高竞争力。大唐不夜城虚拟现实体验、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等项目丰富了游客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