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预付式消费纠纷司法解释,保护消费者权益
AI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问题,明确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并规定商场有审核租户资质的义务,旨在引导经营者讲诚信,让消费者更有底气。
据新华社,最高人民法院3月14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旨在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问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图片来源:新华社
司法解释明确了常见预付式消费交易模式下的责任主体,并规定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这一规定破解了消费者面临的追责主体认定难、退卡难、转卡难、举证难等问题。
同时,司法解释还强调了防范滥用权利的不诚信行为,引导当事人遵守合同,避免不当加重经营主体责任,维护诚实守信原则,加强经营者权益保护。
据央视新闻,一段时间以来,“先交钱后消费”的预付费消费模式因“办卡后商家跑路”“退费难找人难”等问题,让消费者陷入困境。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的司法解释,能否为消费者去除这个痛点呢?预付式消费 维权难
2023年3月,宁波市民王女士在一家名为“盘子女人坊”的摄影机构被工作人员推销促销活动,充值了8万元,但所谓的“选美活动”却是一场骗局,现场没有奖品和主持人,工作人员也玩起了失踪。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警方侦查发现,这是一起由职业化“闭店”团队实施的团伙诈骗案件,最终法院对各被告人以诈骗罪判处十年至十年三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解释明确,清算义务人未依法及时履行清算义务的,应依法承担责任。经营者“卷款跑路”,情节严重的将面临惩罚性赔偿甚至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吴景丽表示,商家卷款跑路后,公司董事等清算义务人应及时进行清算,向消费者偿债,否则应向消费者承担责任。构成欺诈的情况下,还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司法解释还规定,商场作为场地出租者,有审核租户资质的义务。如果商场未尽到审核义务,商家跑路后,消费者可向有过错的商场场地出租者追责。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不仅针对无良商家卷款跑路问题做了明确解释,还对如何解决“退卡难”“举证难”等问题做了解释,旨在引导经营者讲诚信,让消费者更有底气。
对于预付式消费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司法解释明确消费者有权享有七日无理由退款。
此外,司法解释还规定,经营者未与消费者订立书面预付式消费合同的,争议发生时,应作对消费者有利的解释,并规定了经营者提供证据的责任。
为应对预付式消费中频频发生的问题,全国各地已采取多项监管措施,从立法、资金监管、信用约束等多方面构建治理体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今年2月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对恶意变更法定代表人、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的企业,可撤销其登记或备案,并对相关责任人实施3年内禁入市场的限制。
深圳等地推广数字人民币预付资金监管平台,消费者预付款存入平台后,按消费进度分阶段释放给商家,有效降低跑路风险。北京、甘肃等地也建立了预付式消费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发卡备案、资金流向等全链条监管。
专家提醒消费者,办理预付卡时,务必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并保留证据,避免产生纠纷后因举证困难而陷入被动。除了通过法律途径,还可以通过多种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