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具身智能,标志着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新机遇,创新中心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展示真机操作,具身智能产业潜力巨大,但仍面临技术瓶颈,模型泛化能力是行业重要卡点。

就在上周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智能”一词出现频率颇高,其中“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和鼓励。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不断给业界带来惊喜,春晚舞台上人形机器人“扭秧歌”更是爆火出圈,让民众对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充满期待。

以宇树科技、Deepseek等为代表的创新企业,正持续努力让外界感受到中国科技企业的活力。3月1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发布会现场展示了该平台在工业分拣、积木搭建、桌面清理和物流打包四个场景的真机操作,用户能与机器人轻松交互。

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张蕊摄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郭士杰表示,具身智能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鼓励。尽管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具身智能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方向,潜力巨大。

巡检、巡视等工作非常适合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剑表示,创新中心将赋能合作伙伴,助力其在具身智能应用场景中实现大规模落地。当前已有电力巡检场景的落地案例,二三十家企业已主动联系。

现场展示的物流打包机器人每经记者张蕊摄

郭士杰指出,人形机器人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仍处于研发阶段,未来5年内可能无法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但巡检、巡视等工作以及半结构化场景中的柔性制造等,都是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应用潜力领域。

优必选科技产教融合业务总经理李晓明表示,当前国家希望引导人才回归实体经济,推动新技术融入产业。教育部也在要求高校和职业教育融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现场展示的搭积木机器人每经记者张蕊摄

模型泛化能力是当前具身智能行业的重要卡点。郭士杰认为,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应用,关键在于非结构化环境下的自主能力。唐剑也表示,“大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脑”的泛化能力都亟待提升。

具身智能行业的兴起为从业者提供了新机会。唐剑表示,创新中心将赋能行业,推动行业发展。李晓明指出,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新商业模式和业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