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年人消费陷阱在互联网时代快速迭代
AI导读:
互联网时代,老年人消费陷阱快速迭代,包括世界名画投资、民族资产解冻诈骗、直播虚假宣传保健品、医保账户套现等。老年人需提高警惕,学习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
成为“世界名画”的投资者可获丰厚回报?每天学习传统文化并加入“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就能获得数百万元回馈?这些看似诱人的机会,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如今银发族的消费备受关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老人消费的陷阱也快速迭代。老年人由于对AI不甚了解、缺乏情感陪伴及对健康保养的盲目追求,使一些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机。
第一财经记者在3·15之际,深入调查采访了互联网时代针对老年人的典型消费陷阱事件,以此警示广大消费者。
AI“世界名画”分割千分权益售卖陷阱
老张退休后喜欢刷手机,一次在朋友圈的推广下,他了解到一种艺术类投资理财渠道。他参加了几次线下活动后,发现可以投资“世界名画”。据老张描述,这些“世界名画”价值连城,因此将其分为1000份权益出售,老张可以购买其中一份,并在线查看“名画”价格浮动。然而,老张投入数万元后却分文未赚,最终血本无归。
这类陷阱中,不法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中老年人推广“艺术类投资理财渠道”,吹嘘艺术品金额巨大、国际化认证,加入投资可以取得高收益、低风险。但因总价值巨大,为降低投资门槛,这些企业宣称可将艺术品分割为1000份权益出售,每份价值3万~5万元。
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副秘书长王欢奂律师分析,这类消费属于金融科技范畴,有金融属性,类似于“资产证券化”,应当纳入到金融监管范畴中。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
杨先生60多岁,近年来他与一些同龄朋友加入了所谓“民族资产解冻”的组织,每天在线学习传统文化,并被告知投资“国家秘密项目”后可获得高额回报。然而,他们从未收到过回报。
“民族资产解冻”是一种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混合型诈骗,通常假借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编造虚假信息,谎称未来能得到丰厚“福报”的方式进行诈骗。
公安部官网此前公布过一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及涉诈APP名称,提醒广大群众,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和组织,凡是打着此类旗号让人投资的都是诈骗。
直播暗藏虚假宣传
直播电商迅速崛起,保健品因高利润和高需求,成为主播们的“心头好”。但需注意的是,部分主播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虚构疗效等行为,导致中老年消费者权益受损。
麦琪啦等多位主播因保健品虚假宣传被处罚。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直播带货的虚假宣传问题最为突出。
医保账户套现陷阱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公布一起医保骗保案详情,数十位上海老人因出借医保卡被判刑。被告人以低价购买药品转卖得利,骗取上百万元医保基金。
老年人的消费陷阱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快速迭代,银发族虽有闲和经济实力,但缺乏对互联网新鲜事物的判断力,又极度需要情感陪伴,于是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对于号称轻而易举获取高回报、发展传销、“洗脑式”打卡、过度情感营销等事件,老年人都应警惕,学习法律知识、及时询问权威部门等都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