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代言人危机频发,股价波动大,业绩增长乏力
AI导读:
Prada因代言人金秀贤陷入丑闻,迅速解约避免品牌形象受损。近年来,Prada因代言人丑闻频出,股价波动较大。此次事件后,Prada股价再次受到冲击。同时,Prada品牌增速疲软,核心原因在于产品创新滞后与运营效率不足。
Prada又摊上事儿了。
这几天,韩国顶流演员金秀贤陷入韩国媒体和网友的口诛笔伐中,因其与女演员金赛纶的恋情争议。
据韩媒报道,金赛纶家属指控金秀贤与时年仅15岁的金赛纶交往,恋爱关系持续6年,分手后金秀贤曾追讨7亿韩元债务(约合人民币375万元),导致金赛纶心理压力过大并于今年2月自杀。若指控属实,金秀贤可能面临“与未成年人发生不当关系”的法律追责。
金秀贤的口碑塌方正牵连一众代言的品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Prada。去年12月19日,Prada刚刚官宣金秀贤为全球品牌代言人,没想到合作不足四个月,金秀贤就遭遇如此丑闻,Prada已于3月12日迅速与金秀贤解约,避免品牌形象受损。
算上金秀贤,Prada的“代言魔咒”已经集齐七颗“龙珠”,究竟能召唤来怎样的“神龙”?
股价五天跌逾11%
其实3月初事件刚刚发酵时,网上已经有人频繁点到Prada,让其快速决断与金秀贤切割。毕竟,这样的丑闻会引发Prada品牌信任危机。
说来也怪,Prada亚太区代言人塌房率奇高,网友戏称其“法务部靠违约金盈利”。近年来,Prada因代言人丑闻频出,股价波动较大。此次事件后,Prada股价再次受到冲击,最近五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1.2%。
摩根士丹利报告直言:“Prada对流量明星的依赖导致股价波动敏感度高于同行,需加速转向稳健型代言策略。”奢侈品咨询机构Luxury Institute CEO Milton Pedraza表示,“频繁的代言人丑闻暴露品牌缺乏系统的道德风险评估机制,短期流量红利难以抵消长期声誉损失。”
“代言魔咒”下的增长危机
代言人危机只是将Prada近年来的危机再次展现在聚光灯下,实际上这些年Prada主品牌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只因这两年Miu Miu的异军突起,掩盖了资本市场对Prada的质疑。
2024年,Prada品牌零售销售额为35.63亿欧元,同比增长仅4%,相较于2021年至2023年的两位数增长,Prada品牌目前的增长又陷入乏力状态。Prada品牌增速疲软的核心原因或在于产品创新滞后与运营效率不足的双重制约。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Prada集团CEO Andrea Bonini公开了中国市场数据情况。他指出2024年中国市场第三季度为负增长,而第四季度为正增长,但仅为较低的个位数。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郭剑光指出,Prada 的品牌调性近年来趋向中性风格,但这一策略在中国市场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Prada 集团近年来也在寻求品牌策略调整,包括强化品牌文化活动等。郭剑光对此点评道,Prada 本身并不是一个依赖设计师个人影响力的品牌,而是一个文化符号。
正如Prada集团CEO Patrizio Bertelli所言:“真正的奢侈是精神共鸣,而非短暂喧嚣。”
代言人危机过后,Prada的业绩回归始终要靠自己。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