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启动AI应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AI导读:
教育部部署“人工智能(AI)应用”领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涵盖定向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旨在提升高校学生对AI岗位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促进校企人才供需精准对接。项目已成功实施3期,惠及学生超过620万人。
日前,教育部为了推动“人工智能(AI)应用”领域的发展,特别部署了一项针对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的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该项目征集范围广泛,涵盖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校企人力资源提升三大类别,尤其聚焦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旨在增强高校学生对AI岗位的认知、实习实践和就业能力,同时助力企业挖掘人才、升级技术、创新发展。
教育部强调,这一举措将促使高校更快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需求,为用人单位培养和输送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的人工智能应用人才,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校企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
业内专家指出,此举不仅为年轻人开辟了“未来就业通道”,更为中国AI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才引擎”。
4月底前,各用人单位可随时登录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平台(https://www.ncss.cn/jyyr),提交“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项目指南,发布合作需求。
教育部将积极推广这些项目,并促成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尽早启动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
据悉,自2021年启动以来,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多项合作,成功推进了人才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400家用人单位与20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完成项目立项4.5万余个,惠及学生人数超过620万。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