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规范AI内容标识
AI导读: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旨在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活动,通过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主体的标识责任,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该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并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标识办法》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问:请介绍一下《标识办法》的出台背景?
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生成合成变得愈发便捷,海量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迅速传播。然而,这也带来了虚假信息传播加剧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标识办法》,旨在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活动。
人工智能和内容标识成为关键,《标识办法》通过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主体的标识责任,规范内容制作与传播,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二、问:请问制定《标识办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一是细化已有规定。在现有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标识的具体实施规范。二是解决关键问题。重点解决生成内容的来源、生成者及生成环节等问题,推动全流程安全管理。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考虑到技术成本,提出低成本实施的可行方法,如文本符号标识等。四是管理要求与技术标准一体化。同步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指导规范标识活动。
三、问:《标识办法》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标识办法》适用于符合相关规定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展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活动。
四、问:请说明一下《标识办法》与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的关系?
答:《标识办法》从立法层面提出管理要求,而强制性国家标准则具体实施方式和操作方法,两者同步推出,共同指导规范标识活动。
五、问: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的主要内容?
答:该标准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标识方法,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并设置了预留字段,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安全性。
六、问:《标识办法》明确了服务提供者哪些具体要求?
答:《标识办法》要求服务提供者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并在用户协议中明确标识规范,提示用户理解相关要求。
七、问:《标识办法》明确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要求平台在应用程序上架或上线审核时,核验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相关材料。
八、问:如何合规获得未添加显式标识的生成合成内容?
答: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用户可通过明确责任义务并留存日志信息后获得未添加显式标识的内容,但需在使用时主动声明并添加显式标识。
九、问:《标识办法》对规范标识行为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禁止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标识,不得提供工具或服务支持上述行为,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十、问:关于施行时间的考虑?
答:设定6个月左右的施行过渡期,让企业有足够时间理解和适应相关规定,开展能力建设和功能研发。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