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五篇大文章”迎来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印发,明确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从政策体系、实施路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旨在推动全国一盘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

  金融“五篇大文章”迎来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明确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并从政策体系、实施路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专家指出,《指导意见》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与前期各领域专项文件共同构成完整政策体系,旨在推动全国一盘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自2024年设立信贷市场司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构建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加强制度和市场建设,出台专项指导文件,并设立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同比显著增长。然而,政策举措间仍缺乏统筹联动,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指导意见》主要在统一政策标准、突出重点、加强统筹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旨在提高金融服务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确定主要举措和各方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指导意见》对金融机构提出更高要求,也是机遇。大型金融机构应统筹安排,中小金融机构应聚焦重点。各金融机构都应深度应用先进技术赋能金融。

  实施路径清晰规划

  《指导意见》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实施路径作出清晰规划。科技金融运用多种手段支持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完善政策、市场和标准体系,普惠金融健全组织体系优化产品供给,养老金融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数字金融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科技金融需协同构建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优化“生态圈”需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过去一年,我国普惠金融取得显著成效,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大幅增长,利率下降,服务覆盖更广泛群体。

  田轩建议,引导市场机构将资源向普惠金融服务倾斜,需在政策支持、市场机制设计等方面发力,完善政策措施,激励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加大普惠金融参与力度。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指导意见》聚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升服务能力提出全面要求,鼓励金融机构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战略。

  债券市场方面,发展特色产品,完善发行管理和风险分担机制。股权市场方面,提升包容性,建立健全“绿色通道”机制。跨境资金管理方面,便利绿色项目跨境融资,扩大试点范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建设基础设施,为金融服务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撑,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健全完善联动机制,切实抓好《指导意见》落实,强化正向激励,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评估问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