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AI导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表述引发广泛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被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中国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成熟的创新生态正在中国形成,将为未来提供更多机遇。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激发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创新经验,也激励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坚定前行。这一讲话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成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与超级应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更是享誉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也方兴未艾,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企业在国际上表现亮眼……这些成就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的实力。
中国之所以能够把握住这些时代机遇,靠的是前瞻的眼光和坚定的定力。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更是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
从2015年“人工智能”被列为推进“互联网+”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到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重点突破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再到2017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直在政策引导下稳步前行。
规划先行、政策引路,为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铺就了宽阔的航道。新时代中国之所以能在这些前沿领域占得先机、赢得主动,首先在于顶层设计的长远擘画和谋篇布局。
看到机遇并把握住机遇、有所作为更不容易。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于拥有看准了就坚定不移干的强大行动力。无论是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还是企业家的勇敢尝试,都展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执行力。
从党员干部到企业家再到普通劳动者,千万人的共同努力换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了蒸蒸日上的活力中国。一个成熟的创新生态正在中国形成,这将为中国持续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提供有力支撑。
今天的中国,正在形成如热带雨林般的创新生态。这样的生态不仅让中国能够持续抢抓新机遇,也将成为国内外更多创新主体和投资者的巨大机遇。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