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春季招聘会抢人才,高校扩招应对产业升级需求
AI导读:
近期,多地春季招聘会密集召开,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都急需人才。为强化人才供给,多个高校宣布扩招国家急需前沿领域本科专业。专家指出,需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等方式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近期,多地春季招聘会密集召开,记者采访发现,不仅新兴前沿领域人才需求旺盛,传统产业也因转型升级而急需人才。为了强化人才供给,多个高校宣布扩招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国家急需前沿领域的本科专业。
专家指出,产业人才需求正发生变化,现存供需“错配”问题需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等方式解决,促进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在3月12日江苏省2025年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高端装备及生物医药专场招聘会上,江苏华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作为科技研发企业,今年计划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技术类人才需求强烈。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人才需求不断变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企业正积极“抢人”。
浙江摩克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在引才活动中表示,公司急需激光精密制造方向的科研人才,特别是有海外留学经历和科研项目经验的高端人才。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年2月,无人机工程师、无人机组装测试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分别达39.9%和64.5%;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岗位招聘同比增速分别为46.8%、40.1%。
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各大高校积极行动,扩招相关专业。清华大学拟扩招150名本科生,成立本科通识书院,培养AI复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年均扩招150人,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学科。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也在扩招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专业。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复旦大学正调整学科结构,本科招生增量将投放交叉领域,推动学科融合创新。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指出,人才“错位”源于产业转型需求与教育供给矛盾。
冯宗宪表示,产教融合的核心在于打破边界、重构价值,政府、高校、企业需协同努力。
除了扩招,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也是主要问题。不少企业表示,当前供需适配度有限,毕业生缺乏项目实践经验。
浙江摩克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错位”,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表示,量子科技领域不仅需顶尖人才,也需更多应用人才,应扩大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布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表示,高校应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共建产业学院等方式,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