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数字经济与AI产业生态大会召开,共筑未来新蓝图
AI导读:
3月13日,杭州举行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透露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大会聚焦AI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立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旨在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3月13日,由杭州市经信局、杭州市数据资源局指导,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云智聚能,共筑AI产业新未来——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在杭州举行。此次大会标志着杭州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
会上,杭州市经信局透露,2024年,杭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630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高达28.8%,创历史新高。在人工智能领域,杭州更是拥有7家营收超百亿元的企业,31家企业营收超过20亿元,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今年1月,杭州出台的《杭州市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杭州将力争智能算力集群规模在国内同类城市中领先,形成基础通用大模型1个以上、行业专用模型20个以上,并建成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10个,集聚开源模型生态企业1000家以上,旨在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生态最优城市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杭州正积极培育“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新生态,将高水平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作为深化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首要任务。
2024年3月14日,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面向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由市内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投资机构、社团组织等自愿结成,是一个跨行业开放性的社会组织。截至目前,联盟成员总数已达288家,涵盖了芯片、模型、数据算力资源、行业应用和投融资机构等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领域。
杭州市经信局二级巡视员杨晓勇在会上强调,杭州将围绕高水平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算力高质量发展支撑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杭州市算力资源调度服务平台作用,加大高质量算力供给,强化算力在智能制造、智能驾驶、金融服务、具身智能、生物医药、城市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算力赋能的典型案例。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傅卫权指出,杭州拥有五大产业生态圈和六大未来产业,这些都是AI的主战场。他呼吁大家聚焦“AI+行业”的痛点,让技术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利润点,创造新的就业形态,激发场景创新的魅力。
会上,嘉宾们围绕当前大模型的应用和需求展开了热烈讨论,算力和AI智能体成为讨论的焦点。
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亮表示,2024年是AI大模型应用元年。他预测了2025年AI发展的几个趋势,包括AI for Science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创新、世界模型随多模态发展取得巨大成功以及AI主权方面我国AI算力建设的持续高增长。此外,他还认为2025年将是AI智能体的发展元年。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叶菱玲分享了对大模型需求的看法。她指出,当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对大模型的需求主要分为四大类:在国产化算力卡的支持方面实现与模型平台的融合、发挥数据价值支撑业务创新、满足多模态场景下的业务需求以及提高政企业务系统的融合提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