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将于5月23日在深圳举行,聚焦低空经济与无人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大会预计吸引万余名行业专家参会,探讨低空经济未来趋势。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3月12日,“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2025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和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无人机大会主题为“步入低空经济新时代”,将于5月23日到5月25日在深圳举行,聚焦低空经济及无人机技术的最新发展。

  世界无人机大会秘书长杨鹏表示:“本届大会预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会,围绕无人机与低空经济、低空数字交通等主题,设置了40多场平行论坛和60多场产品技术交流会,探讨低空经济未来趋势。”

  据了解,国内外超500家企业将携带近五千架(台)无人机系统装备新产品进行展示。湖南坤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涛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未来整个低空经济,有望跟当年的新能源一样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走向国际!”

2025年将成为“低空新基建”元年

  近年来,低空经济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2021年起,“低空经济”连续被写入国家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过去一年,关于低空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的低空基建项目都在密集落地。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2025年有望成为低空“基建年”。基建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低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目前,多地纷纷出台了低空经济发展实施规划,重点提及了基础设施各环节的建设目标。其中,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已建成覆盖300多个城市的低空通信导航体系,并计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

  此外,深圳还发布了《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 (2024—2026年)》,计划未来三年新增建设5G-A基站超8000个、通感基站500个,实现全市起降点和运营航线全覆盖。

新一代革命性航空器eVTOL加速落地

  作为新一代革命性航空器,eVTOL集新概念、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于一体,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力量。

  目前,eVTOL正以“飞行汽车”之名突破技术临界点,辐射至多个应用场景。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通航制造业发展纲要(2025—2035)》提到,2025年实现eVTOL试点运行。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超300家eVTOL企业。2023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近1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百亿元。

  从落地来看,2024年eVTOL在全国已有多个试飞案例。其中,深圳首条eVTOL旅游观光航线已在盐田大梅沙进行飞行测试。

  5月即将开启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和无人系统展览会”上,多家企业将带来其eVTOL产品。

  记者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205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万亿美元。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表示,低空经济主要由无人机产业与通用航空产业形成,其中无人机当前占比约85%。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无人机产业已从“工具革命”升级为“生产力革命”。低空经济通过整合航空技术、数字基建与智能化应用,正在开辟一个万亿级的新经济赛道。

  目前,无人机已在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电力巡检无人机市场年增速达45%,部分地区的物流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营。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创新涌现,推动无人机向重型化、长航时、智能化发展。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2000亿元。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系统产品已为海陆空全空间一体化的产业链提供服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