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为脑机接口新技术设立专项费用,预示着脑机接口技术一旦成熟将快速进入临床应用。脑机接口技术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类,我国已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共同助推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发展。

3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为脑机接口新技术设立了专项费用,包括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取出费,以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预示着脑机接口技术一旦成熟,将迅速进入临床应用并具备明确的收费路径。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连接,利用脑电波特征读取大脑意图,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器的交互。这一技术不仅能创造让瘫痪者行走、失语者“说话”、盲人“复明”等奇迹,更预示着医疗科技的新篇章。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类。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在头皮表面使用电极、传感器等设备,获取大脑活动信息,为临床使用提供了便利。

此次医保局新增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项目,专为临床调试设备服务而设,体现了对新技术应用的重视。

我国“十四五”规划已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今年2月,国家药监局也对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立项,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发布了支持脑机接口发展的相关规划,共同助推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