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AI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吴国平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应用,指出政策协同性不足、技术应用浅层化、数据壁垒等问题,并建议制定顶层设计行动计划、推动数据共享、加强人才培养,以加速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文旅和人工智能的融合,能够创造全新的产品体验,推动模式升级,并探索融合的新途径。”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近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还需在政策制定、数据共享、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
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吴国平提出了加速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应用的倡议。一年来,数字文旅营销、AI伴游、登山助力机器人等智能化应用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到旅游行业的各个方面。
吴国平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在文旅产业的应用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政策协同性不足、技术应用层次较浅、数据壁垒明显等。
为此,吴国平强调,首先要在顶层设计上发力。他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主导制定“人工智能+文旅”行动计划,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实施路径、方针政策、目标举措等。
在具体应用层面,吴国平表示,目前文旅数据“孤岛现象”较为普遍,跨景区、跨业态的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他建议对文旅企业的数据资产及数字资产进行评估入表,将游客数据、文化内容数据等纳入数据资产,数字藏品、虚拟旅游场景等作为数字资产,以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推动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行业内既懂技术又懂文旅的人才相对匮乏,培养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吴国平建议,联合文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组建文旅产教融合联盟或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加强对文旅行业从业人员的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培养行业专业人才。
文旅行业是传播中华文化、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之一。吴国平认为,旅游业市场规模大、产业配套完善、应用场景丰富,具备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
他建议,鼓励文旅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或向科技型文旅企业转型,支持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基础再造及产业链提升,加速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探索与实践。同时,开辟绿色通道,鼓励重点文旅企业根据业务需求建立研发机构,并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试点文旅专项税收优惠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