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三北”工程攻坚战已完成治理面积7600多万亩,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实质性进展。东部歼灭战片区、中部攻坚战片区、西部阻击战片区均取得显著成效。新时代的“三北”工程,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在答问时称,目前“三北”工程攻坚战已完成治理面积7600多万亩,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荒漠化防治和生态改善树立了新标杆。

  自1978年启动以来,“三北”工程持续推动生态修复。2023年6月,国家明确提出用10年时间,全面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旨在进一步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

  关志鸥提到,在东部歼灭战片区,辽蒙千里阻沙带等重点生态项目迅速推进,科尔沁沙地正逐步恢复往日草原风貌。中部攻坚战片区,库布齐沙漠的“光伏长城”和“十大孔兑”治理项目稳步推进,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在西部阻击战片区,塔克拉玛干沙漠通过生态治理,提前实现了锁边“合龙”,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时代的“三北”工程,不仅注重治理机制创新,还追求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据关志鸥透露,全国两会期间,“三北”工程已步入新的施工阶段,未来将持续推进,确保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预期成果,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