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发布《北京市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旨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高精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全面优化服务型制造生态,形成引领全国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北京模式”。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吕少威)北京正积极推进构建与首都城市定位相契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提升高精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全面优化服务型制造生态,以期形成引领全国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北京模式”。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1日公布的《北京市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详细阐述了上述目标。

  该《实施方案》明确,北京将致力于树立一批服务型制造的行业标杆,集成一系列推动服务型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化工具,创新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并培育一批兼具现代服务业思维与先进制造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提升服务型制造创新能力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将鼓励企业加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工艺改进、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节能环保及供应链管理等制造业核心环节的应用,同时围绕“高端化、个性化、创意化”的市场需求,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高端品牌,引领数字时尚潮流。

  此外,《实施方案》还强调,北京将打造服务型制造标杆示范项目,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开放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服务等资源,通过共享制造、工业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及总集成总承包等模式,加速“产品+服务”的融合创新。

  为强化服务型制造的示范效应,《实施方案》还计划发布一系列工业数据、工业机理模型、数据分析模型及算法案例,以及一批先进、适用且可复制推广的服务型制造解决方案。(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