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胡德芳建议,开展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为人工智能供电的技术探索和应用试点,以解决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所需的巨量电力供应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集团渤船集团董事长胡德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能耗问题愈发严重,科技巨头正积极竞争电网权限。他认为,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下称“小堆”)或可为人工智能行业提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建议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探索和应用试点。

  胡德芳指出,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耗电量巨大。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达到6200亿至1.05万亿千瓦时。自2027年起,仅人工智能新增服务器一年耗电量就相当于荷兰或瑞典等国的总耗电量。在美国,科技巨头在部署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同时,正竞争电网接入权限。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猛,能耗增长问题需重视。”胡德芳强调,截至2024年8月,全国已有216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备案。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700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预计到2025年,这一占比将升至5%,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将接近4000亿千瓦时。

  目前,国外互联网巨头已尝试用小堆为人工智能供电。微软与星座能源公司达成协议,未来20年将购买三里岛核电站100%能源。甲骨文公司也获准建造三座核反应堆,为数据中心提供超过1000兆瓦电力。美国计算基础设施商Standard Power亦公布小堆计划,将在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开发设施,生产1848兆瓦清洁能源,助力数据中心碳减排。

  “我国在小堆技术和应用上领先国际。”胡德芳表示,建议开展小堆为人工智能供电的技术探索和应用试点,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他建议,依托大连、海南岛等沿海地区核电站建设小堆核电站,开展应用试点项目。试点成熟后,可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耗电量较高地区进行示范,提炼经验并在全国推广,解决人工智能产业能源消耗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