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历程,指出化债对信用市场影响深远,并提出短期及中长期信用资产配置策略。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其最新研报中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历程与影响。自2015年起,我国已历经三轮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每一轮都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展望2025年,化债依然是信用市场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而近期地方置换债的顺利推出,标志着第四轮化债大幕的正式拉开。

回顾历史,我们复盘了过去三轮化债过程中股市与债市的表现,试图从中寻找规律,为当前及年底前的资产配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化债初期,市场往往因预期地方债供给增加而出现信用利差与债市利率的短暂调整。随后,市场开始博弈央行的宽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等,而调整后的信用市场则展现出较高的配置性价比,信用利差趋势由调整转向收窄。

在信用资产配置方面,当前市场正处于由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的关键时期。短期内,我们建议投资者以流动性较好的短久期国股行二永债为主,同时可适当关注短端化债重点区域的城投债,以进一步增厚收益。而从中长期角度看,投资者可适当拉长久期,关注3-2年期的城投配置机会,并留意销售数据改善后的中高等级国有地产债,其配置性价比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