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贸易合作质量与规模不断优化。2024年外贸总额突破43万亿元,外商直接投资达1162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6.4%。未来将继续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见成效

建设光伏项目与开展农业种植在利用太阳能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巴西某中巴光伏项目经理周先生介绍,该项目为当地带来了约1800万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财政收入,并在建设高峰期提供了超2000个岗位。

这一光伏项目作为中巴合作的典范,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决心,也践行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年度工作安排和重点任务,旨在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鲍淑君在《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栏目中指出,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贸易合作质量与规模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这主要体现在稳外贸、稳外资、共建“一带一路”三个方面:

一是外贸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2024年,我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货物贸易连续第八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国地位,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3%。

二是对外投资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24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162亿美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境外直接投资14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三是“一带一路”贸易成果显著。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增长6.4%,占比首次超过50%。此外,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94万列,累计开行10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的229个城市。

展望未来,鲍淑君认为,2025年我国将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扩大“朋友圈”,让更多国外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国将稳住存量、扩大增量,引导更多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此外,我国还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强化顶层设计,办好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和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统筹传统与新兴领域合作。

鲍淑君还表示,下一步重点工作可用“一至十”总结,包括强化“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办好两个品牌论坛、推进三个统筹、坚持四个结合、深化五个传统领域、加快六个新兴领域建设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国将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