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投资热涌动,外商投资趋势新变化
AI导读:
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成立以来,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落地高质量项目众多。外商在华投资趋势发生明显变化,更看重中国市场新技术、新产品。天津在服务业开放方面取得进展,外商独资医院已落地。天津应挖掘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投资热潮涌动,成为全国两会期间多个省份代表团讨论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吸引外资和国内投资作出了一系列重点安排。如何看待当前的外商投资形势?如何通过引导投资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投促局局长杨柳,探讨外商投资新趋势及天津投资环境。
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成立一年多来,全市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74%,各区均完成全年目标;落地高质量项目共108个,投资总额逾670亿元,预计年产值或营收近850亿元。这显示出天津在吸引外资和内资方面的强劲势头。
杨柳指出,当前外商在华投资已发生明显变化,从侧重大规模制造业投资转向关注中国市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研发成果。服务业开放方面,天津已有外商独资医院落地,展现了开放的决心和步伐。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杨柳认为,各地应挖掘比较优势与特色资源,避免盲目跟风投资。天津在风电、海工装备、核医药等领域具备突出优势,应因地制宜发展。

对于外商投资的结构性变化,杨柳表示,外企来华投资如今更看重中国市场,投资规模虽不一定大,但一定要进入中国市场,如游戏行业、医疗板块及研发类企业。
此外,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部分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丧失竞争力而退出。杨柳认为,这是市场发展的体现,部分外国企业退出是自然过程。
在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杨柳透露,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已在天津开业,显示天津在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步伐加快。
谈及天津如何通过合理引导投资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杨柳表示,需挖掘比较优势与特色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确定产业布局,如风电产业、海工装备等领域。
最后,杨柳强调,天津与北京在人才等方面应构建良好协同模式,利用天津特有资源优势,吸引北京人才和企业家,实现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