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升级,职业伤害险助力“车轮上的奋斗者”
AI导读: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受到重视,多个平台型企业推出保障举措,如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社保等。职业伤害险兜住风险底线,社保体系消除后顾之忧,让“车轮上的奋斗者”跑得更稳。人社部将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推动行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辗转于城市乡间的货运司机……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生力军,他们被誉为“车轮上的奋斗者”,如今已成为权益保障的“安心人”。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备受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多个平台型企业正积极推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举措,如货拉拉、闪送等平台为从业者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美团、京东等平台为骑手购买社保,更有平台推出“防疲劳”机制,确保司机充分休息。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职业伤害险兜住风险底线,社保体系消除后顾之忧,健康管理守住奋斗底线,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本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这不仅让“车轮上的奋斗者”跑得更稳,也让每一份流动的汗水都获得了应有的尊重。
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且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由于该群体抗风险能力差,政府和企业为他们做好兜底保障尤为重要。2022年,人社部等部门在北京、江苏等七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货拉拉、美团等平台成为首批试点企业。
以货拉拉司机蒋幕云为例,他在广州跑货运已有三年多。成为平台货运司机后,货拉拉为他购买了职业伤害保险。2023年3月,蒋幕云在广州拉货时遭遇车祸,导致肋骨骨折。在平台帮助下,他成功获得4.5万元赔偿,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数据显示,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运行两年多来,已涵盖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共有1037.99万人纳入参保范围。货拉拉等平台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为司机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累计覆盖160万新老司机。
人社部日前表示,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费率等政策,稳妥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准备将试点省份由七个增加到17个,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实施。
在新就业群体中,很多人面临复杂路况和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健康风险。如何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健康与安全,成为平台型企业面临的新课题。顺丰同城等平台正在开展新探索,如为骑手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免费的全科医生咨询服务。
专家表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与安全,不仅能减少社会矛盾,还能推动平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政策的完善与技术的驱动,我国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将逐渐实现制度化,平台型企业将在提高从业人员收入的同时,更好保障其健康与安全,推动行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