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淳专访: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一致性,推动预制菜产业监管统一
AI导读:
蒲淳在专访中提到,优化营商环境需加强政策一致性,预制菜产业需统一监管标准。市场监管总局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对信用好的企业实现“无事不扰”。同时,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信用规则一体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围绕这些政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副局长蒲淳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蒲淳拥有丰富的市场监管和认证认可领域工作经验,致力于推动市场监管体系现代化。
优化营商环境需加强政策一致性
蒲淳指出,近年来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关键在于加强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形成合力,并确保落地生根。地方保护主义必须破除,确保企业生态的整体性,为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公平、统一的政策环境。
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蒲淳强调应在社会保障方面下功夫,完善最低工资标准、五险一金等保障措施。
预制菜产业需统一监管标准
蒲淳提到,当前预制菜、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对食品安全提出新挑战。预制菜产业从农田到餐桌,必须保持一致的监管标准,避免监管碎片化。监管手段也必须统一,包括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环节,确保监管体系的有效性。
市场监管总局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方面,已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相关实施意见,并明确要求把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市场监管领域优化审批服务的重要抓手。
对信用好的企业实现“无事不扰”
蒲淳还表示,中国检验检测机构在国际互认、标准制定中需提升话语权,认证认可体系需进行战略性调整。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已制定并实施《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方案(2024~2030年)》。
在商事制度改革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方面,蒲淳提到,这些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是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差异化监管的参考依据,对信用风险低的A类企业实现“无事不扰”,对信用风险高的D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
此外,蒲淳还介绍了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情况,如信用长三角、信用珠三角以及信用大湾区等,逐步实现信用规则的一体化。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