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指出数据资产入表面临难点,建议稳步推进数据资产入表、扩大运用场景、加强生态建设。已有5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数据资产入表事项,财政部发布相关规定指引。数据资源入表过程中存在理解有误等问题,企业可与保险公司合作创新数据资产保险。屠光绍建议扩大数据资产运用场景,加强数据生态建设。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在于主动拥抱与利用。

近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浙江省产业数据价值化专场活动上指出,数据资产入表面临基础制度待健全、入表方法待细化、行业认知待增强等难点。他建议通过稳步推进数据资产入表、扩大数据资产运用场景、加强数据生态建设等方式,促进数据价值释放。

目前,已有5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产入表事项。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据二十条”提出,支持浙江等地区先行先试,推动数据要素相关技术和产业应用创新。

浙江省经信厅厅长詹敏介绍,浙江省已率先出台国内首个数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计划三年内培育1000家浙江数商,其中领军型30家、成长型100家。浙江省将把握政策机遇,引领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数商集群式发展。

屠光绍认为,数据资产入表对企业具有优化财务报告、资产结构和管理的作用,同时推动数据管理水平的提升,激活数据价值,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升级。对市场而言,数据资产入表能促进数据流通与交易,推动数字经济行业发展。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报,A股上市的5000多家公司中,有5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产入表的相关事项,共涉及金额15.12亿元。非上市公司方面,已有228家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情况。

为实现数据“资源-资产-资金”转换,财政部于2023年8月发布《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后,财政部又发布《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对数据资产管理做出全过程指引。

然而,数据资源入表过程中也存在问题。2024年一季度有7家公司因对政策理解有误或数据资产价值判断失误,在季报后将数据资产清零。为解决这一问题,天道金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任军霞提出,企业可与保险公司合作创新数据资产保险,分担风险。

屠光绍建议,除稳步推进数据资产入表外,还应扩大数据资产运用场景,加强数据生态建设,完善政策法规与制度保障,培训多元数据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