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绿氢产业协调发展
AI导读: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化、新能源发展规模化等建议。同时,绿氢产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也备受关注。代表们呼吁加强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绿氢产业链协调发展。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建言献策,探讨如何在当前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石油方面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指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他建议,应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化、新能源发展规模化、炼油化工产业高端化、环保产业优质化,以实现绿色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强调,我国绿氢产业虽处于导入期,但产业潜力巨大。不过,其大规模商业化进程受到经济性等因素制约,亟待全产业链协力推动。他呼吁加强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绿氢产业链协调发展。
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2024年,全球人为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创历史新高。据国际能源署测算,为实现2050年全球能源系统净零排放目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减排量需大幅提升。这表明实现“双碳”目标仍任重道远。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韩峰建议,加快推动二氧化碳化工利用技术发展,通过化工利用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与化工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能源与化工行业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戴厚良针对此提出了四点建议,包括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化、新能源发展规模化、炼油化工产业高端化、环保产业优质化。
推进氢能协调发展
在绿色低碳能源的发展过程中,绿氢产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将大幅增长,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然而,现阶段我国绿氢产业仍处于导入期,大规模商业化进程遇到瓶颈。为此,张庆生建议加强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绿氢产业链协调发展,并在定价机制、减排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
2024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我国首部《能源法》,氢能首次被明确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张庆生表示,氢能产业虽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自我成长能力不足,需要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
他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国家规划指导、建设涵盖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平台、鼓励创新发展模式、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氢能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张庆生强调应积极培育并扩展氢能的应用场景,加快探索氢能商业化的实现路径。他还建议加大绿氢管网的建设力度,提升电力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实现低成本用氢规模化、产业化。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