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要求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结合,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两会现场智能设备亮相,国资委要求央企深化AI+专项行动,代表委员热议AI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行动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这一战略方向,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两会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今年两会现场“科技感”十足,外骨骼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抢眼亮相,科技企业的代表、委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智能设备不仅减轻了工作负担,还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康复、救援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也召开会议,要求中央企业深化“AI+”专项行动,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编制企业“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旨在打造更多科技领军企业,并孵化培育一批初创企业。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在两会期间,人工智能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他们围绕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立法规范等方面,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这些讨论不仅有助于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也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推动原始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引擎。国资委要求国资央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并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目前,已有数十家央企接入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覆盖能源、通信、汽车、金融、建筑等关键领域。这些企业在AI技术的助力下,实现了生产流程优化、管理效率提升及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全球AI技术的日新月异,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再到医疗健康,AI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产业布局。然而,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短板,如核心技术攻关、法律法规制定、数据安全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呼吁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同时,也需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