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张荣代表提出相关建议
AI导读:
福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张荣代表在全国两会上就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等议题提出建议,旨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配度。
近年来,福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就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等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荣指出,尽管福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推进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仍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质量技术供给短缺等问题。为此,他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福建的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区域高水平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完善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方面,厦门大学正积极行动,依托优势学科与福建重点产业链进行融合创新,已牵头建立了三家省级创新实验室,并推进共建“环厦大科技创新圈”,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新路径,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张荣还强调,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可以引导高校和科研人员专注于高质量的科研创新,避免盲目追求数量和短期成果,激励师生开展更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推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
此外,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配度的必要举措,有助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使其更精准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张荣建议构建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差异化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他呼吁国家层面以评价改革为牵引,遴选并支持部分高校开展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设立评价改革特区,通过试点示范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落地见效。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