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民银行体系代表提出加快出台存款保险法,完善存款保险基金来源机制,并修订人民银行法,明确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些提案旨在加强金融安全网,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民银行体系代表委员提出了与金融领域相关的议案提案,引发广泛关注。这些提案聚焦于完善金融安全网,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加强。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多位代表呼吁加快出台存款保险法,以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基金来源机制,并增加存款保险基金后备融资机制。同时,也有代表提出修订人民银行法,明确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以及人民银行实施宏观信贷管理的职责。

存款保险基金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全国393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实施,2023年共归集保费549.77亿元。然而,代表们指出,现行《存款保险条例》面临法律位阶较低、制度设计较为原则等问题,限制了存款保险制度在风险预警和处置方面的作用。因此,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法成为当务之急。

此外,代表们还建议加快修订人民银行法,以适应经济金融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他们提出,应明确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稳定等方面的法定职责,并提供充足的法律手段,确保人民银行能够依法履职。

在存款保险法制定方面,代表们建议完善存款保险基金来源机制,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制度。同时,增加基金后备融资机制,如通过发债、向中央银行借款等方式筹集基金,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流动性。

对于人民银行法的修订,代表们建议明确“双支柱”调控框架,并赋予人民银行实施宏观信贷管理的职责。这将有助于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此外,还有代表提出制定金融法的建议,以统筹规范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体系。这部综合性的金融法将对各类金融市场主体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运营和退出规则,加强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并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通过这些提案的实施,有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安全网,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时,也将为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