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快嘉陵江多式联运建设,降低物流成本
AI导读: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经济大省四川聚焦嘉陵江,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嘉陵江作为国家高等级航道,连接四省市,是重要联运通道。但面临一些挑战,四川代表团建议推进航道达标,完善港口设施,降低物流成本。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淡忠奎
2025年全国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并启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专项行动。在此背景下,经济大省四川聚焦于长江第二大支流——嘉陵江,致力于推动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四川代表团已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即《关于加快嘉陵江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促进内河航运降本增效的建议》。该提案旨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推进嘉陵江航道的提级扩能、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并实现干支流航运的高效衔接。
嘉陵江,作为国家批准的18条高等级航道之一,流经陕甘川渝四省市,连接大西北和川东北地区,是“疆煤入渝”“晋煤入川”公铁水联运的关键通道。数据显示,2023年嘉陵江的货运量达到了2848万吨,同比增长84%。以广元港至重庆港为例,航运时间约为7天,每吨货物的综合运价比公路、铁路分别低100元和30元左右,显著降低了区域内的物流成本。
根据《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2023-2035年)》,嘉陵江高等级航道起于广元铁路桥,途经广元、南充、广安,最终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干线。其中,广安港、南充港、广元港均被列为地区性重要港口。自2019年以来,嘉陵江实现全江复航,目前基本达到四级航道标准,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在丰水期甚至可通过1000吨级船舶。
然而,嘉陵江航道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上游水东坝和下游井口航电枢纽的建设尚未推进,广元港和南充港等主要港口尚未实现铁路专用线直达港区,整个航道也缺乏夜航设施设备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嘉陵江的航运效率和物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为了打通“铁转水”等多式联运的瓶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四川代表团建议相关部门加速推进航道全线达标攻坚,并达到规划的三级航道标准。同时,加快嘉陵江最后一级井口枢纽和第一级水东坝枢纽的前期工作,并推动开工建设。代表团还呼吁将嘉陵江航道相关工程纳入“两重”建设支持范围,以推动航道的提级扩能。
此外,代表团还建议完善嘉陵江港口集疏运设施,特别是推动广元港、南充港等主要港口的铁路专用线建设,以实现铁水联运的无缝衔接。这将促进煤炭、粮食、矿产等大宗货物的“铁转水”,以及铝土矿、粮食等物资的“公转水”。
代表团还建议推动干支流航运的高效衔接,呼吁相关部门建立“嘉陵江电调、水调、航调协同”的联合调度机制。同时,开行与长江干流航线、班轮时刻相衔接的嘉陵江至重庆主要港口的集装箱班轮,以缩短货物在重庆果园港、万州新田港等长江上游枢纽港的中转时间。远期目标是将嘉陵江的年吞吐量提升至4000万吨以上,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