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问题引热议,探索灵活社保方案成关键
AI导读:
随着新就业形态迅速发展,外卖骑手等劳动者社保问题引发关注。传统社保方式与新就业形态不匹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愿低。政策逐步突破,平台企业探索灵活社保方案,政府需加大支持优化制度。
新京报讯(记者肖隆平)随着新就业形态的迅速发展,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京东、美团和饿了么陆续宣布将逐步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社保体系的适应性问题成为热议焦点。
当前,有用工平台沿用传统劳动关系,将外卖骑手转为全职,复用“五险一金”社保体系;亦有平台从“职伤险”“养老保险”出发,通过补贴等形式降低参保门槛、提高覆盖广度,探索灵活就业的新型社保方案。
面对规模庞大的新就业群体,如何制定适应的社会保险体系?新京智库近日举办研讨会,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业界专家深入探讨。会上指出,传统社保方式与新就业形态存在不匹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具有灵活性高、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等特点,使得传统社保制度难以适用。
中央党校教授张占斌指出,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群体如外卖骑手等,其高度不稳定的工作性质导致传统社保制度难以覆盖。北京大学张丹丹团队的调研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骑手在平台上工作不到半年,兼职行为普遍,高流动性使社保制度难以适用。
人社部副部长李忠也曾表示,由于劳动关系不明确、工作方式灵活等原因,灵活就业人员难以直接参加传统社保制度,需研究完善降低门槛、给予参保补贴等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表示,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通过算法管理下的灵活就业人员不再受雇于固定企业,这种就业模式的变化带来了自由度的提升,但也让传统社保制度难以适用。
此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愿普遍较低,张丹丹团队的调研显示,仅有10%的骑手愿意支付社保费用。年轻骑手认为退休遥远,且已有商业保险覆盖,不愿降低生活质量。
对于跨地区社保转移问题,国家发改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取消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挑战。
为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保问题,近年来政策有所突破。人社部等多部门发布的“56号文”明确了“劳动三分法”,将新就业群体纳入政策制度范围。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也在相关部门指导下,逐步为骑手缴纳社保。
专家们认为,在“劳动三分法”框架下探索更贴合实际、灵活的社保新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平台企业需平衡成本与收益,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对特定群体给予参保补贴,优化社保制度以适应新就业群体特点。
张占斌提出,政府、平台与个人应共同承担责任,政府应制定完善社保政策法规,监督社保缴纳,加大财政支持;平台企业应探索灵活创新的社保方案;个人也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社保安排。
李世亮建议修订相关法律规定,明确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适用方式,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管理体系,实现社保账户的全国通存通兑。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