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全国两会,“银发经济”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据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年轻人正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育银发消费新潮流,为银发群体提供更多情绪价值。

  今年全国两会,“银发经济”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一战略部署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权威机构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已突破7万亿元大关,且增长势头强劲,预计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首场“委员通道”上,有政协委员热情呼吁:“银发经济是关乎未来的‘青春’事业,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

  银发经济的潜力确实巨大。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他们的需求也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既有对衣食住用行的实物需求,也有对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更有对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的更高追求。这些多元化的需求为银发经济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年轻人以其独特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正积极培育银发消费新潮流。高校养老服务专业持续升温,成为热门选择;除了传统的康养照护,还不断开拓教育、健身、心理咨询、代写回忆录等新领域,为银发群体提供更多元化的情绪价值。在适老产品设计、新型养老院打造、助老机器人研发等方面,年轻人也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不断开拓银发经济新蓝海。

  许多代表委员也对银发经济寄予厚望,纷纷为年轻人加油鼓劲、出谋划策。他们提出,“智慧养老将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构建银发文旅产业链”,“加快数字适老化改造”等建议,这些好声音激荡起年轻人的创业热情,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思路决定出路。对许多年轻人而言,投身银发经济不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更是将其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朝阳产业”、“青春事业”。他们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发挥专业本领证明,投身银发经济同样可以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银发与青丝共舞,这种双向奔赴不仅碰撞出了当下经济的新热点,更是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